2014-07-25 09:18 作者: 商业电讯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投搞
2014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23日在上海圆满落幕。国内外监管层官员、相关机构、企业负责人、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等近200人出席本次会议。在本届上海金融年会的主题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与发展”,P2P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
在年会上,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充分肯定互联网金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用户便捷性的同时,警示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潜在风险,并称银监会正在研究P2P监管政策,会尽快出台。
来自监管层和业界的专家们齐声呼吁P2P机构接入征信,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回应称,只要今年P2P被主管部门认定为放贷机构,就能实现央行征信系统 的接入。同时她还指出,目前央行征信系统还有5亿自然人没被采集到征信报告,这对于P2P机构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只要在这部分人中找到细分市场,掌握这个群体风险控制的核心,就能极大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着手“去担保化”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P2P平台约达1184家,成交量约为818.37亿元。
在这些平台中,大约存在着纯撮合线上模式(拍拍贷)、最主流的线上+线下(人人贷)以及提供第三方担保模式(陆金所)。但是由于我国缺乏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征信体系,很多P2P平台都提供软性担保,为投资人提供本金兜底。
比如“你我贷”针对每笔借款向借款人根据服务类型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计提一定比例的风险备用金,来覆盖掉坏账比例。提取比例通常是坏账率的2~3倍。
网贷公司的实践也证明,兜底之举更适合现阶段投资者的习惯,并且极大影响平台的资金来源,所以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是提供担保有触及红线(银监会四大红线之一是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嫌疑,因此不少P2P已开始着手“去担保化”。
据悉“你我贷“三季度将推出没有担保的产品,完全把风险推向市场。更早前陆金所也提出“去担保化”。由于信贷风险通常是滞后的,随着未来大量贷款将至偿付期,坏账率提升,那么担保赔付压力相应增加。
“去担保运营,也要看监管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如果监管很放松,企业就没有动力区化解”。“你我贷”总裁严定贵向记者表示。对平台来说“去担保”,会面临着收益降低,成本升高,当然长期来看不承担风险是有好处的,短期会有阵痛。“我们是铁心要推,让投资人自己承担风险,要去引导他们有效识别风险”。
监管难题如何破解
目前对于P2P如何监管各方并无统一答案,仅对口监管单位银监会划定四条红线:平台的中介性质;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监管规则迟迟难以出台的一个困扰就是P2P定位争议:它到底是信息中介还是类金融机构。此前银监会将P2P定位于信息中介。在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看来,P2P平台应该定位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而不应该有自身太重的资产负债表,甚至也不能做信用中介一类的决策。
19日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说,她个人更倾向于认为P2P公司是放贷机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中介,因为涉及到信贷交易的贷款调查、风险评估和贷后管理等。
明确定位的意义在于决定P2P能否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因为这直接影响P2P网贷信用评估、贷款定价和风险管理。P2P行业自身则一直希望对接央行征信系统防控风险。
多次参与银监会座谈调研的人士透露,他们(银监会)对P2P平台性质认定是信用中介还是信息中介,对注册资本金、高管背景和IT平台的基本准入门槛会做一定限制。
那么监管空白期、征信亦不完善的情况下P2P平台自身如何控制风险呢?计葵生19日建议,短期内P2P平台没办法做到完全透明,那么分散投资、计提准备金以及第三方登记一定要做。
严定贵则表示,做信贷最重要是控制风险。他们的风控团队希望能对借款人有明细的标记,能够做到像一把尺子一样甄别借款人。
热门推荐
热门新闻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