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3 10:05 作者: 系统抓取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投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常委及副秘书长陆伦根教授发布了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FibroTouch 声衰减测量参数与肝组织学对比检测肝脂肪变的多中心研究》。该项研究证明了:FibroTouch检测脂肪衰减参数FAP值与肝活检组织学检查肝脂肪变结果一致率高。
这份报告的研究结果与我国2亿人口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为报告中所指的“肝脂肪变”,通俗来说便是脂肪肝。据统计,我国患有脂肪肝的人数在2亿人左右,其中至少760万患者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近300万患者会进展成肝癌或肝衰竭,其中90%的肝癌患者在确诊后活不过5年。
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离你有多远?
为何在医学科技如此迅猛发展的当下,脂肪肝还能如此猖狂呢?实际上,脂肪肝堪称“隐匿的杀手”。在发病初期,脂肪肝往往并没有什么症状,通常只由常规体检才能发现,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
更可怕的是,正是脂肪肝的“无症状”特性让很多患者麻痹大意,导致很多人对自身病情并未加以治疗。然而,等出现身体乏力、恶心、呕吐、不想吃东西、肚子痛等情况,病情可能已经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相关统计数据也表明:脂肪性肝炎患者 15 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 15%~25% 。
除此以外,脂肪肝对我们带来的危害绝不止于此。它还常常伴随糖脂代谢异常,对全身组织、器官都会造成影响。同时,脂肪肝患者中,代谢综合征、2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都比较高。
有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的预期寿命比健康人群短,死因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肝硬化。
因此,对于肥胖人士、贪杯之人、糖尿病患者等高危群体来说,每年到正规医院进行体检是将脂肪肝遏制在远方的有效手段。
将脂肪肝扼杀于“襁褓之中”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通过定期体检、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将脂肪肝扼杀的。而目前为人所熟知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肝穿刺活检、B超和CT诊断三种方法。
首先,肝脏穿刺活检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它为医生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判定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然而,由于很多肝脏疾病并不是弥漫、均匀地影响全肝,而穿刺的肝组织仅占整个肝脏的五万分之一的体积,取材部位、数量及大小都会对病理诊断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肝脏穿刺活检也伴随一笔不小的费用和并发症。
其次,B超和CT常规检查手段则通过肝脏形态学上的典型表现来判断病情,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有效诊断且排除肝硬化。特别是肝纤维化,在发病早期,通过血液化验、B超检查一般难以发现。
因此,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诊断技术为精确评估肝纤维化提供了有效手段。而提及肝脏无创诊断,便不得不说到陆教授此次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黑科技”——FibroTouch。
FibroTouch是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海斯凯尔自主研发的一款无创诊断设备。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在提供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精确数值的同时,又利用声衰减量化技术快速检测患者肝脏脂肪衰减参数。检测结果定量,准确率高,完美实现无创无痛检测。
陆伦根教授最新研究成果 为FibroTouch硬实力“打call”
陆伦根教授最新发布的研究成果再次为FibroTouch的硬实力做了力证。在陆教授的带领下,此次研究历经四个寒暑,在国内多家知名医院联合展开。同时,为了能进行充分的对比,本次研究共计入组了258例病人,其中有效病例237例。最终,在陆教授和无数医师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份凝聚研究人员无数心血的权威报告最终“出炉”!
陆伦根教授的研究结果详细显示了FibroTouch诊断肝细胞脂肪变程度:
1. ≥S1:敏感度:0.793,特异性:0.856,AUROC:0.878;
2. ≥S2:敏感度:0.869,特异性:0.895,AUROC:0.930;
3. ≥S3:敏感度:0.893,特异性:0.828,AUROC:0.877。
该项研究充分证明了:FibroTouch检测脂肪衰减参数FAP值与肝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符合率高,肯定了FibroTouch在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变领域的应用“大有可为”。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FibroTouch量化诊断,更加精确,不仅能发现脂肪变少于30%的脂肪肝患者,还可以为脂肪肝提供长期健康管理和跟踪监测的服务等。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重视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早期筛查并及时干预,是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关键所在,FibroTouch为全国2亿的脂肪肝人群提供便捷无创的检测服务,真正实现早检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热门推荐
热门新闻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