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5 15:43 作者: 系统抓取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投搞
据华东证券争霸赛多年研究、总结得出,压力与肥胖、高血压、失眠及心血管疾病都脱离不了关係,约有25%的求诊都跟压力相关,最后还是会转诊给心理学家。当考虑到压力时,身心之间的关係会更明显,但没有任何其他因素可以像金钱那样,激发出强烈的压力反应。
广大粉丝朋友们想要控制压力来改善投资成果,必须先了解这是非常确实的生理现象。华东证券争霸赛参赛选手在赛场互动环节中曾指出:多数人以为压力主要是心理现象,是因为发生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而感到不安的状态。但是你如果想要了解压力,就必须先打消这种看法。压力反应主要都是在身体上,都是身体在为即将採取的行动做准备。
风险承受过去被认定为是一种精神概念,但华东证券争霸赛的研究结果改变传统看法,描绘出身体与精神之间更为生动的相互作用。经济学大多认为风险偏好是稳定的特徵,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这种假设只是误导。人类的风险偏好,天生就是不断变化,这是我们应对压力和挑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预期亏损的思考是在前脑岛进行,前脑岛是针对负面刺激起反应的大脑部位。也就是说,光是思考财务亏损,跟身体实际上受到伤害的感觉很可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大脑面对亏损的反应,会深刻地影响行为。
史丹佛大学的布莱恩.克努森指出,在碰上亏损之前,投资人都会以理性而自利的方式来交易。克努森在实验中让受测者从三种投资选择其中一种:低风险债券和两种风险与报酬都不确定的股票。债券很简单,每次保证报酬一美元,而股票的变化就大得多,其中一支股票是有较大机率可赚十美元、较小机率会赔十美元;另一支股票则刚好相反,赔机会大于赚钱。
克努森观察受测者进行投资任务时的大脑活动,注意到投资人一开始大都会进行理性交易,而决策时大脑的理性中心也最活跃。但这是在他们遭遇意料之外的亏损之前。
一旦经验过亏损以后,大脑的疼痛中心随即被唤醒,之后的决定往往就比较不理性。亏损让投资人趋于保守,引发他们对于稳定债券的非理性偏好,这对整场游戏的报酬带来破坏性影响。这真是非常奇怪的峰迴路转,让人类具备优势的特质,竟然正是我们在投资领域吃瘪的主要原因之一。
热门推荐
热门新闻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