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11:50 作者: 中国商业电讯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投搞
众筹的模式有很多,像产品众筹、股权众筹等,主要是根据所涉及的领域不同来进行确定的。一般产品众筹的风险性较小,而且收益性也不高。但是对于股权众筹来说,收益性非常的大,但是风险性也非常大。而且股权众筹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自身尚未解决的一些缺陷,股权众筹所面临的挑战还是非常多的。
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的《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指出,众筹模式在现有法律法规下可能无法实现快速成长,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受公开发行限制,众筹只能在特定的投资者范围内进行,无法面对所有公众;第二,受股东人数限制,募集资金额度有限;第三,大部分众筹平台仅能通过返还实物、服务作为回报,不能以股权、债券、分红或者利息等金融形式作为回报,更不能向支持者许诺任何资金上的收益。
除法律体系的受限之外,投资者退出机制亦尚未完善。相较于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在交易所自由交易,以及成熟的VC、PE投资项目可以采用通用的行业惯例,众筹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采用何种退出方式,何时退出都存在诸多问题。
不同于债权借贷拥有协定的期限与利率水平,可以进行事先约定,并且相对风险较小,股权众筹关注的是创业项目的将来发展,不但收益无法保证,资金回笼期限更是非常不固定;股权投资一般来说,短则二三年,时间长的项目可能需要五年、八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在此情况下,如何保证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建立起资金流动和投资退出的高效渠道,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另外还涉及项目的评估和后期投资的复杂性。因为项目的专业性,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甄别起来相当困难,怎么投、投多少也是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国内股权众筹平台的主流模式是“领投 + 跟投”制度。如京东股权众筹,在众筹过程中由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人作为“领投人”,众多跟投人选择跟投,此时领投人资质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各大股权众筹平台都纷纷出台了自己的领投人资格审核要求,大多是从履职经历、投资经历上进行区分,更多的是对个人的一些要求,这其中不乏业界的明星投资人。
当下毕竟还处于股权众筹(http://www.shishirong.com/)的起步阶段,诸多舆论都聚焦在退出机制、法律法规等问题的讨论中,而且各个平台都在引入靠近新三板等股权明晰的较成熟项目,但如果考虑到未来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股份估值和定价问题也是一大难点。
《2015中国股权众筹行业发展报告》指出,股权众筹的估值定价难题表现为两方面:首先,股权投资需要经历深入的行业调研,在掌握行业发展阶段、当前市场竞争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力等关键信息的情况下,才可对当前项目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股权投资注重行业分析,不同行业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风险难以掌控,更无法合理地对项目进行估值定价。
其次,股权投资估值方式各不相同,目前存在的股权估值方式多达十余种,多种评估方法得出的结论难以达成一致,行业内目前仍没有一种通用、准确、标准化的价值评估方法,股权众筹项目的估值定价往往依靠于创业者自己的拍脑袋及一些平台的简单评估。时时融(http://www.shishirong.com/)认为在此情况下的估值定价是否科学及公平,值得商榷,这也为股权众筹平台的项目融资带来了潜在的挑战。
热门推荐
热门新闻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