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13:32 作者: 中国商业电讯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投搞
“P2P平台跑路”是投资者最熟悉的P2P行业新闻。随着市场的正轨化,监管的收紧和入门门槛的提高,诈骗平台已步履维艰,经营不善的平台多已清盘来收尾。近几个月来,就有几十家P2P平台遭遇清盘的厄运。在监管缺失的条件下,自动清盘也许是问题平台最好的救赎。
清盘,通俗点的说法就是“破产”,清盘远远比跑路要更易于被投资者接受。网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遭遇困境的平台往往会选择清盘,但清盘可不是立刻就能拿到投资本金,而是根据平台制定的提现规则而定。
清盘方式1:分期清盘
在诸多清盘方式中,多数为分期清盘,平台会限定投资人单笔提现金额、延期提取、提现门槛等等。
清盘方式2:债权转股权
第二种是投资者转为股东,此前就曾有平台使用过债转股的方式,根据投资者的投资金额,换算为平台的股份,万一有风投机构看上了入股的平台,投资者拿到的收益比投网贷的收益能够高出数倍。但清盘平台显然已经遇到很大问题,究其原因则是坏账过多、团队不专业等种种因素,平台本身已经先天不足,在监管越来越严格、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平台想要重新翻盘逆转也是很困难。
清盘方式3:打折回购
此前案例中的打折回购则属于第三种方式,对于平台来说,这显然是低成本、低风险清除债务的方式,但如此低的回购折扣,无异于让投资者割肉,5万元以上投资按1折比例回购,等于投资者的5万元只能拿回5000元,投资者的血汗钱还是被白白吞噬。
据公开资料显示,现如今问题平台占到P2P平台总数的20%,不少问题平台的处理方式不是跑路就是关门歇业,而对于监管尚不明确的P2P行业,出现经营问题最直接的处理方法就是“溜之大吉”或者“关门大吉”。
监管部门应该建立不同等级的预警机制,银监会定期披露P2P平台经营及逾期状况,针对最高等级预警,由银监会指定专业机构托管平台,实现平稳过渡。
找银子CEO马顺提醒投资者,投资前对平台进行严格审查
当用户面对P2P理财这种不太明晰的事物,在没有透彻的认识的时候,通常会直觉地选择有名气的平台,关注点多集中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率。要真正做到安心理财,坐等收益,对于外行人来说,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核实基础信息。
对平台的四项基本信息进行核实
1) 工商登记信息核实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gsxt.saic.gov.cn/#net_loan_tools
查询企业的注册资金、注册地址、股东成分、经营范围等。尤其是经营范围,在注册信息中。诈骗平台的经营范围有可能是与互联网或金融无关的一些领域。
2)查询网站的备案信息
工信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http://www.miitbeian.gov.cn/publish/query/indexFirst.action
查询所属平台网站主办单位名称,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网站负责人姓名,与网站负责人与平台管理团队是否一致。
3)团队成员履历、办公地点核实
履历核实:在百度中搜索。
办公地点核实:将网站上的图片上传百度,用百度图片等工具识别平台是否存在、团队成员、办公环境等,核实是否存在造假等情况;
实地核查;根据地址致电物业核实公司地址。
4)平台负责人违法记录查询
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
查询平台负责人是否有过被执行记录,核对身份证号是最为妥当的。即使负责人有被法院执行过的记录,也不能武断的判定平台或老板有问题,还需要看具体执行情况,结合平台其他要素综合判断。
找银子CEO马顺建议对P2P有深入了解的投资者,可以再此四项核实的基础上再从平台模式、风控技术、第三方托管、担保等角度进行考核,全方位考核平台风险。
热门推荐
热门新闻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