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6 10:44 作者: 中国商业电讯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投搞
为了更好加强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的合作与交流,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10日,在上海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进口食品峰会暨中国—东盟食品企业合作对接会”。老挝驻沪总领事、马来西亚驻沪总领馆贸易投资官员及马来西亚中国商会、国家质检总局、中外食品企业、电商等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2+7”合作框架,和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谈判,助力双边贸易实现更好发展态势。
据相关资料表明,中国作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已连续6年,而东盟也持续4年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243亿美元,相比中国的整体外贸增速要高出8.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在东盟方面的新增直接投资已经接近去年总额,高达约50亿美元。这无疑不表现出中国与东盟之间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也正是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各优惠政策,双方贸易与投资才能够更加快速的增长。
资深学者陆振文表示,中国与东盟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实力有限,外部市场对本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依赖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更好促进贸易往来,成为实现双方经济快速增长,各国企业相融合的一大平台。
中国-东盟自贸区,缩写为CAFTA,该自贸区包含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几乎所有经济贸易往来。自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以来,东盟和中国的贸易甚至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一举成为目前世界上贸易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与东盟各国借助自贸区,贸易投资不断增长、经济融合更加深入,各国企业与人民也都获得了更多的益处,从而有效实现了双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加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于企业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相互间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区域市场发展,实现改革与深入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着积极的意义。然加入自贸区“门槛高”,审核制度严格,企业必须通过重重审核之后,才能真正拥有这一广阔的平台,这也使得国内越来越多企业进行改革,更全面的完善自身,取得进驻资格,从而抓住这一良好发展契机,用好自贸区政策,积极探索合作模式,推动互利合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热门推荐
热门新闻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