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13:27 作者: 中国商业电讯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投搞
过去十几年间,我国以“Made in china”将制造业推向世界的前沿,一度成为制造大国,然而近年来,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却面临着在华工厂纷纷“移居”的现象,不仅国外工厂转移出中国,我国自有的制造企业也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传统制造业的优势逐渐褪色。
成为制造大国的时期,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致使许多国外大企业纷纷在华开设工厂,这也促进了我国制造业水平的发展。然而制造企业扎堆,生产水平和制造规模良莠不齐,面对市场的优胜劣汰,企业必然也得遵守经济法则。业内资深学者高延升说道,市场是在供应与需求的相互拉动中发展的,对制造业来说亦如此,从供给的角度看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是劳动力、资本和生产要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而现在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就是供与求的平衡发生了变化,供求的不均衡致使许多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一蹶不振,面对新时代的人们对产品和品牌多重追求,制造业如何在工业互联网的大潮中转型才是关键。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便可以从新的角度解决我国传统制造行业所面临的困境,从供给方面看,我国劳动力成本已经不复当初,劳动力的供给明显下降,供给不足直接导致用工成本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面对过高的劳动力成本需要改变企业现行的赢利模式,通过低廉劳动所获得的利润仅是整个产业链的皮毛,而依靠核心技术所创造的价值才是企业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之前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投资比例过高的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过高的投资刺激了需求,加快了行业增长,但也形成了过于粗放生产的模式,只关注生产的产量和规模,不注重质量、技术和创新,导致我国制造企业难以长远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我国粗放经营的制造企业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仅通过生产和资源的投入便能产生商品产生价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产品质量和品牌的双向发展,才能在变化如此迅速的市场站稳脚跟。
热门推荐
热门新闻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