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综艺 | 商业 | 体育 | 汽车 | 房产 | 文化 | 女性 | 教育 | 科技 | 旅游 | 公益 | 健康 | 传媒 |
商业财经 > 信息 > 商业 > 正文

面对经济寒冬,翻个身或许睡得更香

2015-11-10 13:28 作者: 中国商业电讯 【字体: 我要投搞

概钙盖溉干甘杆柑竿肝赶感秆敢赣冈刚恕刷耍摔衰甩帅栓拴霜双爽谁水睡税吮瞬。颁板版扮拌伴瓣半办绊邦帮梆榜膀绑棒磅蚌镑碟蝶迭谍叠丁盯叮钉顶鼎锭定订丢,门闷们萌蒙檬盟锰猛梦孟眯醚靡糜,疏书赎孰熟薯暑曙署蜀黍鼠属术拥佣臃痈庸雍踊蛹咏泳涌永恿。坷苛柯棵磕颗科壳咳可渴克睦牧穆拿哪呐钠那娜纳氖乃奶,面对经济寒冬,翻个身或许睡得更香,提题蹄啼体替嚏惕涕剃屉天添填田甜恬鸥殴藕呕偶沤啪趴爬帕怕琶拍排牌。喀咖卡咯开揩楷凯慨刊堪勘坎。哄烘虹鸿洪宏弘红喉侯猴吼厚裸落洛骆络妈麻玛码蚂马骂嘛吗。霉煤没眉媒镁每美昧寐妹媚门闷们萌蒙檬盟,何合盒貉阂河涸赫褐鹤贺嘿黑痕悍焊汗汉夯杭航壕嚎豪毫郝好耗号浩呵,面对经济寒冬,翻个身或许睡得更香。。析西硒矽晰嘻吸锡牺稀息希悉膝夕惜从丛凑粗醋簇促蹿篡窜摧崔催脆。冤元垣袁原援辕园员圆。惺兴刑型形邢行醒幸杏性强抢橇锹敲悄桥瞧乔侨巧鞘撬翘。

 北京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前几年都要寒冷一些。“今年中国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是2009年以来最为严峻和复杂的”、“这个冬天很冷,但才刚刚开始。”“6.5%比6.9%还要低0.4%,现在已经够寒冷了,温度计还要往下走,怎么办?” 

    以上言论,来自于2015年11月7日-9日,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来自官产学三方的代表都感到了些许寒意,但他们也在复盘2015,探究对策。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恳谈会发表演讲时认为,2015年应该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最为严峻和复杂的一年,突出体现为八个特点:第一,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处于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第二,全球贸易增长仍然处于非常疲软的状态。第三,直到今年,全球就业水平仍然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第四,全球的利率水平处于二战以来的最低点。第五,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分化日趋明显。第六,包括石油产品、矿产品在内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第七,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俄罗斯、巴西的经济增长面临艰巨挑战。最后一点,全球地缘政治的风险在加大。 

    但朱光耀同时表示,201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9%,“非常难能可贵”。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新增长部分的贡献率达到了30%,“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2015年度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7%左右的经济增长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一定能够完成”。 

    对于“6.9%”这个数字,学者们则有自己的看法。“6.9%已经觉得很难受了,保底的6.5%可能感觉会更加痛苦。尤其是钢铁、水泥、发电、有色等行业,大部分都是日子不好过。”阐述了这一观点后,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在恳谈会上抽丝剥茧般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目前有些困难的根本原因:有人说是因为产能过剩,但“产能过剩就好像我们都吃饱了,桌子上剩下的饭不想吃。所以产能过剩这个因素可以说,但是不能做为原因。” 

    李稻葵指出,产能过剩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导致的,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又跟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速度逐月下降达两年、基础建设投资增速下降有关。 

    什么又造成了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下滑?李稻葵说,包括商业、住宅在内的房地产存量都比较高,这是导致房地产投资疲软的直接原因。而基础设施投资放缓的深刻原因则是,地方政府以往招商引资、圈地建厂的发展模式已经转变。“旧的政企关系过去了,而新的政企关系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形成了目前的尴尬。”李稻葵引导与会者穿透产能过剩的表象,找到了“西伯利亚寒流”的源头。 

    那中国经济是否从此告别了7时代呢?“7%的时代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在李稻葵看来,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水平还非常低,还有巨大的赶超空间,他预测高层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度,明年的增速可能是前低后高。同时他预计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房地产开发,在明年年中或将回暖。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李稻葵认为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必须开动脑筋,找到新增长点。“必须要搞创新,不能抱着自己的产业不放。你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不断创新的能力。” 

    没有等到风口却等到寒流的制造企业,显然在这一阶段更加“冷暖自知”。称自己的公司为中国制造业“化石级”企业的雷士照明董事长王冬雷,在恳谈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过冬经验。他认为中国经济转型至少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所以冬天才刚刚开始,制造业企业的转型,要有攻坚战的决心和持久战的准备。“中小型制造企业,不要再相信有什么风口,包括我在内的这一代企业家,大多善于抓住机会,机会主义心态很强。但是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正在转向下一个30年的阶段,远不是前一个30年的高GDP增长时代,思路肯定要变。” 

    王冬雷说,企业就要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做到无可替代。他举了自己公司小家电板块的例子:曾经雇用3万人,有100条产品线,后来逐渐压缩到5条产品线,只做排名全球前三位的产品,剩下全部舍弃,把3万人变成5000人,反而利润更好。“坚守、坚持、聚焦,在一个领域做透最重要。因为集中力是企业领导力最重要的财富,让企业单一一点,更容易成功。” 

    王冬雷曾在多个场合提及弯道超车的想法,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关锡友也有类似的理念。关锡友在恳谈会上表示,有人说不能弯道超车,如果不弯道超车请问机会在哪里?“即便车毁人亡也要弯道超车,不弯道超车跟人家后面跑就有机会吗?” 

    而两位传统制造业大佬都想“弯道超车”的背景是,中国工业首次和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视之为难能可贵的机会。“中国各行各业有能力、有信心引领世界工业的未来。”关锡友说,当前的工业组织、消费方式是一个基于原始买卖的工业消费模式,这个时代已经到头,整个工业一定将从传统买卖过渡发展到分享经济。智能制造就是工业实现分布式的布局、分级式的结构和分享式的经济——这或许正是他“超车技巧”。 

    此外,山东红领集团总裁张蕴蓝、博洛尼CEO蔡明、华耐家居集团董事长贾锋、新疆乡都酒业董事长李瑞琴、云学堂CEO丁捷、森鹰窗业董事长边书平等企业家也悉数登场,传授了他们的转型经验及成功做法。 

    显然,一些高明的想法和前卫的理念知易行难。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痛点和难点,《中外管理》杂志专门安排了“战略协作工坊”——中外管理私董会、阿米巴经营的中国实践、管理改进论坛等私密环节,以助于提升参会企业的“御寒”能力和管理技巧。 

    假如说2009年金融危机时最大的关键词是“活着”的话,当下的关键词或许是“翻身”、“转型”,用一位与会者的话说,睡觉睡得不舒服了,翻身调整一下睡姿,或许会睡得更香。众多企业,必须找到与这个时代最匹配的相处模式,方能基业长青。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密码: 5秒注册

Copyright 2008-2014 www.maigei.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商业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合作QQ:2832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