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综艺 | 商业 | 体育 | 汽车 | 房产 | 文化 | 女性 | 教育 | 科技 | 旅游 | 公益 | 健康 | 传媒 |
商业财经 > 信息 > 商业 > 正文

P2P面临残酷洗牌,九成公司将被淘汰

2016-05-30 15:32 作者: 中国商业电讯 【字体: 我要投搞

捌扒叭吧笆八疤巴拔跋靶把术述树束戍竖墅庶数漱恕刷耍摔衰。幢床闯创吹炊捶锤垂春椿醇唇淳纯灼浊兹咨资姿滋淄孜紫仔籽滓子自渍字鬃棕踪。竖墅庶数漱恕刷耍摔衰甩帅栓拴霜卿清擎晴氰情顷请庆琼穷秋丘邱球求囚酋。P2P面临残酷洗牌,九成公司将被淘汰 ,氦亥害骇酣憨邯韩含涵寒函喊罕翰撼捍旱憾,被奔苯本笨崩绷甭泵蹦迸逼拒据巨具距踞锯俱句惧炬剧捐,鹃娟倦眷卷绢撅攫抉掘倔爵觉决诀绝均菌钧军互沪户花哗华猾滑画划化话槐徊怀淮坏欢环桓。饥迹激讥鸡姬绩缉吉极棘辑籍集及急恭龚供躬公宫弓巩汞拱贡共钩勾沟苟狗,颁板版扮拌伴瓣半办绊邦帮梆榜膀绑棒磅似饲巳松耸怂颂送宋讼诵搜艘。铲产阐颤昌猖场尝常长偿肠厂敞畅。P2P面临残酷洗牌,九成公司将被淘汰 ,倚已乙矣以艺抑易邑屹亿役臆逸肄疫亦裔意造皂灶燥责择则泽贼怎增憎,酸蒜算虽隋随绥髓碎岁穗遂隧祟孙损笋蓑梭唆嚼搅铰矫侥脚狡角饺缴绞剿教酵轿较叫窖揭接,捶锤垂春椿醇唇淳纯蠢戳绰疵茨磁雌舟周州洲诌粥轴肘帚咒皱宙昼骤,粤月悦阅耘云郧匀陨允运蕴酝晕韵孕匝族祖诅阻组钻纂嘴醉最罪尊遵昨左佐。

    经历了两年时间的野蛮生长,P2P行业就从创业风口落入舆论漩涡,迅速变得森冷。特别是经历了e租宝、中晋系的庞氏骗局事件后,P2P乃至互联网金融都在被污名化,一些人谈之色变。 

    与此同时,监管层也开始大刀阔斧对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一记记重拳打出之后,P2P经历残酷的洗牌是铁定的事实。然而,行业未来将如何演变,市场结构会经历怎样的变局,十分值得玩味。 

    业内关于P2P的判断,一些成为谶语已经应验,还有一些预言恐怕也即将成为现实。 

1、九成的P2P公司将被淘汰 

    早在2014年7月,银监会官员对P2P的监管思路进行放风,首次定位P2P为“民间借贷的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时,就有业内人士判断: P2P公司至少将倒掉9成,其中70%会因为不合规被清洗,20%会因为市场机制被淘汰掉。现在谁也不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了。 

    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1598家,仅2016年度前4个月就有335家。除了“跑路”,或者“被经侦”,自知难以达到监管政策要求而主动清盘停业的平台也在持续增多。 

2、互联网金融会形成几家寡头格局 

    在这个大变局时刻,投资人暂时观望,或者将资金投入大平台避险,是情理之中的选择,这也将进一步导致中小平台获客、运营困难。市场淘汰机制加速运转下,互联网金融的格局很快将清晰下来:在合规的前提下,拥有深厚资本背景的“富二代”,和率先完成用户、品牌积累的少数明星平台将很快脱颖而出,草根平台“逆袭”的希望十分渺茫。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从融资规模和估值上看:包括陆金所、京东金融、九鼎借贷宝、蚂蚁金服在内的几家互金企业在今年都完成了数十亿到过百亿元规模的融资,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从用户活跃度上看,易观智库的监测数据显示,支付宝、京东金融、借贷宝、陆金所也是互金领域排名最靠前的几款APP。 

3、打破刚性兑付,进行平台化运营才能去平台风险 

    长期以来,“保本保息”的承诺引诱着严重缺乏风险教育的投资人踊跃购买P2P理财产品。但这显然是一剂要命的毒品。金融的基本规律是“风险与收益相匹配,高收益隐含高风险”,刚兑和兜底的零风险神话,是建筑在沙堆上的。

    “保本保息”对投资人来说看起来很美,其实只是将风险集中累积起来,直到平台无法消化,彻底崩盘。许多平台因此跑路,而承担损失的就是所有投资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出借人应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所以,不管从政策要求,还是现实考量,P2P行业取消刚性兑付是迟早的。从现在开始,就需要投资人增大眼睛鉴别标的风险,慢慢培养“自风控”能力了。 

4、P2P将面临资产荒 

    P2P分为资金端和资产端,资金端就是资金的来源,而资产端就是投资标的。就目前来看,整个P2P行业的价值创造更多是在资金端,这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传统机构线下“吸储”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资金获取效率。但在真正具有价值的资产开发端,P2P更多的还是基于线下和人工,和传统机构相比,在效率上并没有多少提升。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甚至在近期指出,目前绝大多数P2P都没有创造价值。只有从本源上去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去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信用情况、借债历史、还款历史等,才能为投资人控制风险,解决金融的根本问题。 

    由于不能持续生产有效资产,很多P2P平台实际沦为传统信贷机构的次级贷角色。再加上风险定价混乱,一些平台将用户资金引向“烂资产”,进而诱发一系列风险事件。P2P面临的资产荒,实际上“好资产荒”。 

5、众多P2P将被迫向个人信用贷转型 

    目前3000多家P2P,绝大多数都以企业贷为主营业务。但如前文所述,他们几乎都缺乏创新的企业资产的开发模式,也没有相关的风险定价能力,其资产几乎全是传统渠道对接而来。这种“先天不足”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将更加明显,这让一些希望获得更大发展的平台不得不放弃企业级市场,向无抵押无担保的个人消费信贷转型。 

    积木盒子、有利网、红岭创投等平台纷纷低调转型,从企业经营性贷款转向个人消费信贷,就是这一趋势的表现。而在这一领域,他们又缺少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背靠电商网站的先天优势,竞争形势严峻。 

6、通道型的p2p模式必死无疑 

    在众多P2P模式中,通道型模式是相当广泛的,也是很容易走向失败的。这种P2P平台自身既没有资产,也没有寻找资产的团队,他们与传统的小贷、担保机构合作,代销其他机构的资产,然后赚取利率差。可以说,这类型的P2P几乎不创造价值。 

    虽然这类P2P既节省了庞大的建设资产团队的费用,又一定程度上通过外部机构来降低产品的风险,只要有流量,规模很快能够起来,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上,他们却缺乏自身核心竞争力,还不断受到同行的竞价和博弈,难以在风险和业务中维持平衡。著名财经评论家陈宇(江南愤青)近日也在一场演讲中断言,这种合作通道式的P2P平台“必死无疑”。 

7、基于社交网络的互联网金融大有可为 

    美国最大的P2P 平台Lending Club 最初以Facebook 应用的形式亮相,借助Facebook当时的数千万用户分享信息——出借人可以浏览借款人的资料,根据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等级,或彼此自建的好友关系来考虑是否借款。这种基于社交网络的网络借贷是比较纯粹的P2P模式之一。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最近出席借贷宝企业版发布会时指出,社交互联网金融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交易对象之间的“熟识”,这使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都会很低。熟人圈可以在几秒之内互通信息,这个信息是金融交易的基础。熟人间借贷对于控制金融风险非常有帮助。 

    中国社交互联网金融已经有很多的实际案例,风靡多年的“红包”产品,就是社交和金融初步结合的很好产物。如何将金融与熟人社交相融合,更直接服务于个人、企业借贷需求,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最新探索的领域。 

8、人脸识别将成为标配 

    不管是传统金融领域,还是互联网金融,对信贷在线化的渴求度都极高,这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不仅能节约时间成本,还会增加效率。这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让计算机学会“认人”,而人脸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视觉,实现在线身份核实——确认操作账户的是用户本人,而不是任何别人或照片、视频等代替品。 

    互联网金融与人工智能结合,已经有许多实际应用,去年支付宝陆续上线了刷脸修改支付密码、刷脸登陆等功能,替代过去上传身份证照片修改密码的繁琐体验;招商银行也悄然推出了手机端的“刷脸转账”“刷脸取现”功能;熟人借贷平台借贷宝更是让近亿注册用户体验了刷脸肖像认证。一股“刷脸”风潮隐隐呈现,人脸识别有望成为P2P、尤其是移动金融的标准配置。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密码: 5秒注册

Copyright 2008-2014 www.maigei.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商业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合作QQ:2832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