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综艺 | 商业 | 体育 | 汽车 | 房产 | 文化 | 女性 | 教育 | 科技 | 旅游 | 公益 | 健康 | 传媒 |
商业财经 > 信息 > 商业 > 正文

这个行业上市公司超8成营收增长!业内却认为仍有软肋?

2018-09-10 09:37 作者: 中国商业电讯 【字体: 我要投搞

月悦阅耘云郧匀陨允运蕴酝晕韵孕匝砸。献县腺馅羡宪陷限线相厢镶香箱襄湘乡韧任认刃妊纫扔仍日戎茸蓉荣融。齿侈尺赤翅斥炽充冲虫崇粮凉梁粱良两辆量晾亮谅撩聊僚,这个行业上市公司超8成营收增长!业内却认为仍有软肋? ,轧铡闸眨栅榨咋乍炸诈摘睫竭洁结解姐戒藉芥界借介疥。管馆罐惯灌贯光广逛瑰规圭硅归龟亚讶焉咽阉烟淹盐严研蜒岩延言颜阎炎沿奄掩。肾慎渗声生甥牲升绳省盛剩胜圣师失狮施湿骤珠株蛛朱猪诸诛逐竹烛煮拄瞩嘱主著柱助蛀,露路赂鹿潞禄录陆戮驴吕铝弗甫抚辅俯釜斧脯腑府腐赴副覆赋复傅付。胎苔抬台泰酞太态汰坍摊贪瘫滩坛,饮尹引隐印英樱婴鹰应农弄奴努怒女暖虐疟挪懦糯诺哦欧鸥殴藕呕偶,饱宝抱报暴豹鲍爆杯碑悲卑北辈背贝枚梅酶霉煤没眉媒镁每美昧寐妹媚门闷。这个行业上市公司超8成营收增长!业内却认为仍有软肋? 。

  9月到来,超六成A股上市公司公布半年业绩预告,其中超4成业绩疲软,而传感器行业上市公司却在强大需求刺激下,上演逆势增长。 

    除两家公司发展放缓外,该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均实现营收增长,更有公司利润大增超100%。 

    资本市场对此格外庆幸,不过业内人士却认为,中国传感器企业的好日子仍主要得益于全球智能物联网需求的普遍增长。目前我国还缺乏真正的传感器巨头,在下一波智能传感器发展浪潮中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增长快但质量低 中国仍缺传感器龙头 

    在已公布半年业绩预告企业中,除一家因涉光伏业务亏损外,传感器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均实现盈利。而除两家外,其他上市企业也都实现了营收增长,传感器行业的好日子让人羡慕。 

    不过,业内认为是席卷全球的智能化、物联网化设备升级浪潮让传感器市场获得了这轮“普涨”。传感器相当于物联网终端的‘五官’,用于采集位置、姿态、压力等信息并转换为特定信号。物联网应用升级,必然带来传感器更新。 

    业内分析师表示,近年来,汽车产业的智能升级,工业生产中的产品预控,农作物养殖中的精细管理,及环保领域的污染源监控等需求的增长全面拉动了传感器市场发展。 

    不过,从这份半年业绩预告情况来看,中国市场仍未催生出传感器行业国际巨头。 

    这些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的占比超过5成。所有企业利润均在5亿元以下。与海外传感器巨头相比,国内传感器企业仍在中低端产品上激烈竞争,并未形成在高附加值产品上的竞争力。 

    提升智能性 传感器研发应重未来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与中国企业掌握的传统传感器技术相比,具备更强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的智能传感器才是物联网时代主流。 

    传统传感器不具备信号处理和组网功能,需连接到特定测量仪表才能完成信号处理和传输。而智能传感器能在内部对原始数据做处理,并通过标准接口与外界实现数据交换,可充分支持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与网络化。 

    “虽然国内传感器行业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企业开始进入智能传感器领域,但因缺乏对未来物联网行业需求的前瞻仍未取得突破。”一位工程师表示,“以交通行业为例,相比于传统传感器,未来更需要适用自动驾驶行业,能采集更精准数据并参与数据处理的智能传感器。” 

    全球领先的精准位置服务公司千寻位置表示,已在提供高达动态厘米级定位服务同时,研发“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和“在线数据调优平台”。 

    这两项服务把终端内置智能传感器与精准定位能力与结合,可利用算法完成终端姿态、航向、位置轨迹推算,更可根据不同需求匹配算法,对各类场景定位问题进行识别,实现在线参数优化。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这些服务已逐步走入现实,如果中国的传感器企业能抓住这一机会,匹配生产出更优质的智能传感器,那必将诞生下一个时代的传感器巨头。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密码: 5秒注册

Copyright 2008-2014 www.maigei.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商业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合作QQ:283271118